廈門大學人文學科經百年發展形成了具有廈大傳統的優勢,為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建設一流學科,在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學校黨委書記張榮,校長張宗益等領導的重視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黨委經研究決定對人文學院進行調整,將原人文學院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調整為學校直屬教學科研單位,在原歷史系的基礎上成立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撤銷人文學院?! ?1月14日下午,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
廈門大學人文學科經百年發展形成了具有廈大傳統的優勢,為進一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建設一流學科,在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學校黨委書記張榮,校長張宗益等領導的重視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黨委經研究決定對人文學院進行調整,將原人文學院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調整為學校直屬教學科研單位,在原歷史系的基礎上成立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撤銷人文學院。
11月14日下午,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哲學系干部任免宣布會議在聯興樓多功能廳召開。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黨委常務副書記林東偉,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孫理出席會議,人文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會議由孫理主持。
林東偉代表校黨委、校行政宣布了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哲學系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組成:
高忠華任中共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委員會委員、書記;葛學鳳任中共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委員會委員、副書記;李焱、徐勇任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主任。
陳錦華任中共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委員會委員、書記;張侃任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院長、中共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委員會委員、副書記;張晗任中共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委員會委員、副書記;李莉、張聞捷任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副院長。
楊松任中共廈門大學哲學系委員會委員、書記;朱菁任廈門大學哲學系主任;楊機像任中共廈門大學哲學系委員會委員、副書記;林育川任廈門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林東偉在講話中指出,為了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打造一流的文史哲學科,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學校黨委經認真研究、慎重考慮,決定對人文學院進行機構優化調整。學校黨委嚴格按照中央、教育部和學校選人用人工作的有關規定,從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需要和建設高素質領導班子的要求出發,在前期調研基礎上,經通盤考慮、慎重研究作出本次干部配備的決定。林東偉代表校黨委對原人文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各系行政班子成員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新單位的領導班子繼續關心和支持他們的工作,發揮他們的特長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為新單位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林東偉介紹了新任職同志的基本情況,對新單位新班子表示熱烈祝賀,希望文史哲三個單位的班子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在校黨委、校行政的領導下,切實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緊緊依靠全體師生員工,不辱使命、勤奮工作,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各項事業不斷發展,不辜負校黨委、校行政和全體師生員工的信任與重托。
王日根代表人文學院上一屆領導班子發言,他感謝學校和全體師生一直以來給予的幫助,表示將繼續支持三個單位的發展,祝賀廈大人文學科欣欣向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高忠華、陳錦華、張侃、楊松、朱菁代表文史哲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分別作表態發言,他們感謝校黨委的培養和信任,感謝師生的支持,表示接下來將在校黨委、校行政的有力領導下,把黨中央、教育部和校黨委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在新的崗位上團結師生,盡心盡力、努力工作,開新局、開好局。
張榮作總結講話,他表示人文學院調整優化是新時代我校謀劃人文學科繁榮發展的需要,是我校人文學科邁入新發展階段的起點,將為人文學科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了發展中國特色人文學科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歷史、文化、考古等領域的重要論述為我們發展新時代的人文學科指明了方向。他希望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哲學系抓住人文學科發展的契機,堅持以一流為目標,按照學校十四五規劃關于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部署,瞄準學術前沿,突出時代特色,樹立國際視野,推進新文科建設,打造一流學科,積極構建具有一流特色、廈大風格的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張榮對文史哲三個單位的黨政領導班子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加強班子建設,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把穩政治方向;三是要突出使命擔當,推動學科發展;四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堅持服務師生;五是要嚴守紀律規矩,營造良好生態。希望新的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師生員工,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大學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和校黨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目標任務上來,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創造廈大人文學科新的輝煌,為一流大學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