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全面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為主線,以深入推動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動力,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和評價改革,助力建設教育現代化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蘇教宣信〔2021〕6號

關于印發《全市教育系統2021年

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

?

各市、區教育局(教體文旅委),各直屬(代管)學校、單位:

現將《全市教育系統2021年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印發給你,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落實。

?

附件:全市教育系統2021年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

?

?

蘇州市教育局

202149?

(此件公開發布)

?


附件

全市教育系統2021年

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

?

一、工作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全面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為主線,以深入推動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動力,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教學和評價改革,助力建設教育現代化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目標

(一)加快推進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教育評價改革;

(二)大力提升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協同服務能力,促進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三)信息化手段支撐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持續優化,擴大全市涉教類政務信息系統“一網通辦”覆蓋面;

(四)全面提高全市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水平和能力,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三、重點工作

(一)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頂層設計

1.編制《蘇州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全面總結蘇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期間工作成績和經驗,對“十四五”期間全市教育系統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和統籌部署。

2.研制教育數據標準和管理辦法,推進數據統一歸集利用,對全市教育系統內數據采集、質量管理、共享使用進行規范。頒布中小學信息化環境設施配備規范。

3.根據市政府電子政務項目管理最新要求,修訂教育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優化信息化項目申報、審批、實施、考核流程,形成項目管理閉環。

(二)全面啟動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

1.制定發布《蘇州市創建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實施方案》,召開全市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推進會,明確示范區建設具體工作內容時間節點和責任單位,為示范區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2.選擇已有一定基礎的區縣教育部門和直屬學校開展智慧教育示范區試點工作,協同開展“大數據支撐的智能教育評價”課題研究。制定教育大數據中心建設方案,形成學生、教師、區域、學校信息化評價模型。

3.協調國內教育信息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高科技企業,組建智慧教育示范區專家咨詢團隊,深度參與示范區建設的研究和實施過程,為示范區建設提供咨詢建議。

(三)進一步提高在線教育服務質量

1.豐富線上教育中心課程體系,增加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傳統文化等課程資源。鼓勵優秀青年教師通過自主申報的方式開設線上專題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推廣活動,提高平臺的參與率和活躍度。

2.升級線上教育中心基于知識圖譜的智能推送功能,打通直播、微課和習題資源,實現線下學習和線上智能分析推送融合。選取部分學校開展試點,在此基礎上向全市應用推廣。

3.完善同城幫扶直播工作機制和教研制度,指導各區域常態化開展幫扶直播,定期組織召開座談會交流工作經驗,對同城幫扶年度工作優秀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4.做好線上教育中心和同城幫扶課堂常態化運維保障工作。完善各區域分中心運維保障機制,落實專項經費和人員,確保平臺運行安全平穩,持續降低平臺故障率,提高用戶滿意度。

(四)加快推進電子政務一體化工作

1.啟動教育城域網與市政務外網雙網融合,試點一體化教育政務云資源管理平臺,實現教育云資源統一納管、按需分配、動態調度、集約利用,不斷增強彈性服務能力。

2.匯聚人口、計生、資規等各類政務數據,形成教育政務大數據資源目錄。建立教育政務數據共享一體化機制,編制《蘇州市教育政務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完善市教育局相關業務平臺和市電子政務共享數據統一交換平臺對接功能。

3.推動教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完成全市中考成績查詢一網通查開發,與“蘇周到”APP實現對接。完成市本級招生入學平臺功能升級。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

1.加快智慧校園建設,2021年底全市80%學校通過省智慧校園評審。完善《蘇州市智慧校園發展水平星級評估標準體系》,研制五星級智慧校園考核標準和制定考核程序。全市60所以上學校達到四星級智慧校園標準。

2.利用SDN技術全面升級改造蘇州教育城域網骨干鏈路,以適應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完成整網IPV4/IPV6雙?;脑?,數據中心全面對外提供IPV6服務。

3.鼓勵各地各校主動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教學范式,開展數據驅動的因材施教、評價改革試點,建設基于知識圖譜的數字資源,探索基于智慧教室的互動教學模式。

4.完善校長教師信息素養培訓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與信息化融合創新能力。試點通過線上教育中心開展教師信息化素養培訓課程。廣泛開設人工智能、計算機編程及STEM課程,提升學生信息素養。

(六)提升教育系統網絡安全保障能力

1.完善網絡安全責任制考核細則,形成網絡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材料定期報送機制。增加網絡安全責任制考核落實情況在政府責任目標考核、直屬單位績效考核中的占比。完善網絡安全漏洞通報制度,對發生嚴重問題單位進行全市通報。

2.推進網絡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教育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安全標準體系,對接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建設蘇州市信息安全監測與通報平臺,完善市、區、校三級網絡信息安全評估、系統防護和應急響應一體化聯防機制。

3.協同網信辦、公安開展網絡安全專項檢查,確保重要時期全市教育系統網絡安全。針對弱口令、雙非系統等問題進行專題檢查整改,對存在嚴重網絡安全隱患且整改不力的單位進行約談。加大網絡信息安全監管力度。

4.增強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實效。與網信委合作開展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課程建設和技能大賽。開展全市教育系統公務人員、教師網絡安全知識技能培訓。對網絡安全工作先進個人和單位進行表彰。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訂閱號二維碼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微信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