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部門聯合發文推出青年科研人員“減負行動3 0”?!捌谂伪M快落實!”勞動報記者采訪了一些青年科研人員后發現,此前這一群體中確實存在忙開會、忙填表、忙報銷的現象,大家對此次減負充滿期盼,同時相關專家也向記者表示,上海已經在推行科研助理、簡化檢查等方面率先做出了嘗試。...
本文轉自:勞動報摘要: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五大方面近20條舉措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
近日,五部門聯合發文推出青年科研人員“減負行動3.0”?!捌谂伪M快落實!”勞動報記者采訪了一些青年科研人員后發現,此前這一群體中確實存在忙開會、忙填表、忙報銷的現象,大家對此次減負充滿期盼,同時相關專家也向記者表示,上海已經在推行科研助理、簡化檢查等方面率先做出了嘗試。
獨立拿項目機會少?經費資助比例要保證
8月8日,《科技部 財政部 教育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減負行動3.0”)正式出臺。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五大方面近20條舉措,進一步舒緩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痛點”,保障他們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發青年創新潛能與活力。
青年科研人員已成為中國創新發展主力軍。中國科協創新院發布的《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39歲以下的科技人力資源占比達到了78.39%。
記者采訪的一些不愿具名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他們進單位后一邊需要承擔“科研秘書”的角色,一邊又要和資深科研人員同臺競爭,壓力非常大。原因在于,一些面向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專項,資助規模和資助范圍相對有限。不僅如此,在工作中他們大多在科研工作的同時,耗費相當部分時間精力承擔報銷、開會、填表格、應對檢查等雜事。在這種情況下,青年科研人員往往很難獲得獨立承擔項目的機會。
聚焦起步成長通道窄的問題,減負行動3.0中的“增機會”舉措提出,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門直屬高等學?;究蒲袠I務費,用于資助青年科研人員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設立職業早期青年人才培養專項,對新入科研崗位的博士畢業生、博士后給予不少于5年的非競爭性科研經費支持等。
白天干雜務、晚上做研究?招聘派遣助理
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等機構開展的一線調研中發現,青年科研人員普遍面臨考核評價周期短、過于頻繁等問題,科研人員短期內就要“達標”的壓力負擔重。
減負行動3.0提出,合理評價青年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貢獻,對履行崗位職責、參與的科研工作、發表的高水平論文、成果轉化成效等情況均作為貢獻予以認可,避免僅以有署名的成果作為考核評價依據。
減負行動3.0還提出,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考核評價中建立盡職免予追責機制;推動科研單位對青年科研人員減少考核頻次,實行聘期考核、項目周期考核等中長周期考核評價。
有高校年輕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面對沉重的考核指標,他們通常是白天忙雜事、晚上擠時間搞科研。白天在單位干行政雜務,下班后繼續做研究,這幾乎是不少青年科研人員的常態。一位不愿具名的高??蒲胸撠熑藷o奈告訴記者,這些雜務本來應該由科研助理或者秘書來承擔,但假如專職招聘助理秘書,這部分的人頭開支是沒有辦法支出的,因為科研經費不能用于支付勞務薪酬。正因如此,現在一些科研機構就采取了讓青年科研人員分擔雜務的做法。
為回應呼聲,減負行動3.0提出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加大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力度,鼓勵科研單位從應屆高校畢業生中聘用科研助理,將青年科研人員從不必要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上海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已經有不少以派遣形式招聘科研助理,鼓勵其參與科研工作以及進一步深造?!鄙虾J锌茖W學研究所創新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常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合理的負擔”確實需要有相對專業的人來承擔,科研助理有實際需求。但另一方面如直接增設崗位,給科研助理編制,也不符合高校院所編制緊缺的實際?!皩嵺`中,確有不少青年人才從科研助理做起,持續深造,成為科研骨干的?!?/p>
上海已推出科改“25條”,給科研人員減壓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國首次針對科研人員減負發文了。2018年12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聯合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了減輕科研人員負擔7項行動(以下簡稱“減負行動1.0”),直指“表格多、報銷繁、檢查多”等突出癥結;2020年10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聯合印發《關于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 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減負行動2.0”),在深化減負行動1.0的基礎上,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員保障激勵等方面暴露出的一些阻礙改革落地的桎梏,持續發力。
為科研人員減負也是上??萍俭w制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2019年,上??聘摹?5條”已正式落地,同時市財政局與市科委聯合發文《關于進一步完善上海市科研計劃項目(課題)專項經費管理的通知》,明確簡化驗收管理,實施統一的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過去,一個項目的推進過程中總會碰到各種檢查,不僅節點多,條線也多?!背lo告訴記者,“很多科研項目如今都做了簡化調整,原來可能當中要檢查3-4次,改為項目結束時的綜合驗收,并且不再單獨組織技術驗收、財務驗收,合并有關驗收程序,實施統一的綜合績效評價?!?/p>
如今在上海,科研項目管理流程進一步優化,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就不必反復準備匯報材料、費心應對各條線的分批檢查。而科研助理制度的推動建立,也讓科研人員收集整理發票、跑財務交材料的壓力得到了緩解。
(頭圖為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