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是我國倡議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搭建的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自2019年以來,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合作舉辦了4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兩條主線引領全球范圍內的工作,旨在確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應致力于教育成為一項公共事業,從而為共同利益服務,同時培養人們人工智能時代所需要的能力。...
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是我國倡議并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搭建的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自2019年以來,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合作舉辦了4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兩條主線引領全球范圍內的工作,旨在確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應用應致力于教育成為一項公共事業,從而為共同利益服務,同時培養人們人工智能時代所需要的能力。
2019年5月16日至18日,首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主題為“規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引領與跨越”,會議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教育的系統影響,內容涵蓋展望未來教育、教育政策制定、教育供給和管理、教師教學、學習評估、課程開發、終身學習、倫理安全、促進教育公平包容等多個方面。會議通過了成果文件——《人工智能與教育:北京共識》,這是第一份就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的文件。
2020年1月7日至8日,第二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在線舉行,主題為“培養新能力 迎接智能時代”。在《人工智能與教育:北京共識》通過一年半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教育影響余波未平之際,辨析界定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方面的經驗、商討未來教育體系下培養人工智能核心素養的策略成為當務之急。本屆會議著重分享了智能時代素養方面的政策和實踐,研討了使所有人都能與人工智能有效共處和工作的策略。
2021年12月7日至8日,第三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在線舉行,主題為“確保人工智能服務共同利益,促進教育變革”,深入探討了如何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和創新網絡,從而引導人工智能實現教育共同目標和人類共同利益。此次會議發布了《人工智能與教育:政策制定者指南》,該指南是在《人工智能與教育:北京共識》實施框架下編制的,旨在服務政策制定和教育領域的實踐人員與專業人士,幫助形成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機遇和挑戰的共識,深化對人工智能時代必備素養的理解。該指南匯集了一些國家的政策以及借助人工智能強化教學質量的實踐典范,可作為制定人工智能與教育政策的指導手冊。
前三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累計匯聚了200多場發言和演講,來自150多個國家的8000多名與會者和觀眾參與其中。2022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重點研討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充分落地的關鍵因素,即教師的人工智能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吸引了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國代表、有關國際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共500余人參會,包括20余位中外教育部部長、副部長,共有30余萬人次觀看了會議網絡直播,產生了廣泛影響。
《中國教師報》2022年12月21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