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一行5人到西南政法大學調研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設情況,并在學校渝北校區勤業樓第一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重慶市政府外事辦亞洲處處長徐勝、副處長唐悅陪同調研。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付子堂出席會議并致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岳彩申主持會議。校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長(主任)、國際法學院院長張曉君,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
11月1日上午,老撾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一行5人到西南政法大學調研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設情況,并在學校渝北校區勤業樓第一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重慶市政府外事辦亞洲處處長徐勝、副處長唐悅陪同調研。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付子堂出席會議并致辭。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岳彩申主持會議。校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長(主任)、國際法學院院長張曉君,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建文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座談會
坎葆·恩塔萬大使講話
會上,坎葆·恩塔萬大使觀看了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宣傳片,聽取了校長致辭和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設發展情況匯報后,對西南政法大學在法律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成就和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建設發展給予高度評價,向學校對老撾駐華使館一行給予的友好、熱情接待以及對老撾留學生的高度重視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西南政法大學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辦學特色鮮明的大學,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對促進老撾與中國在法律方面的合作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之后的深度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期待雙方以此次調研座談為契機,開啟雙方合作新篇章,搭建更多的合作平臺,進一步加大與東盟以及老撾在法律、教育相關領域的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付子堂校長致辭
付子堂校長對老撾大使一行到校調研座談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學科發展情況和在校老撾留學生學習情況。付子堂校長指出,西南政法大學歷來重視對外交流和合作,與東盟國家的法律界和高等院校開展了眾多務實合作。中國法學會依托我校國際法學院成立的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東盟法治人才培養共同體。此外,在校的老撾籍留學生學業表現優異,是學校留學生群體中的優秀代表,且畢業的老撾籍校友,如今已在老撾各個行業嶄露頭角,是西政杰出的優秀校友代表,將成為中老兩國民間交流的使者和重要橋梁,為牢不可破的中老友誼注入了新鮮血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贝舜握{研座談是學校與老撾合作交流的全新起點,學校將繼續發揮傳統優勢,以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為依托,深化與老撾在法律、教育領域的合作,同時也期待老撾駐華使館為我校與老撾開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多幫助。
岳彩申副校長主持會議
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長(主任)、國際法學院院長張曉君匯報了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設發展情況。張曉君院長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將區域國別學納入第14類交叉學科一級學科目錄。因此,加快建設區域國別學科是及時順應新時代新發展的新要求,也是適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求。西南政法大學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依托國家級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整合學校外語、政治和經濟學學科資源,加強區域國別問題研究,致力于培養造就“國別通”“領域通”“區域通”人才,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前,區域國別學院(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績,與老撾政府的支持密切相關,期待此次交流座談能進一步深化雙方在立法研究、法律數據庫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張曉君院長匯報建設發展情況
會前,調研組一行還前往圖書館前的人權宣言雕塑、法律文化園、圖書館“IC空間”(信息共享空間)等地進行實地調研。
(記者 馮穎,攝影 荊仁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