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固有的知識傳授方式、獲取方式已制約了人類破解未知世界的能力,如何滿足社會需求、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這個時代為教育事業提出的全新課題。當今世界,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收集并分析受教育者的偏好及訴求,在此基礎上,教育者可根據數據反饋,對每名受教育者的特長、優勢等作出判斷,并據此深度挖掘他們的發展潛力,形成個性化...

當今世界,以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固有的知識傳授方式、獲取方式已制約了人類破解未知世界的能力,如何滿足社會需求、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是這個時代為教育事業提出的全新課題。

  當今世界,以 、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收集并分析受教育者的偏好及訴求,在此基礎上,教育者可根據數據反饋,對每名受教育者的特長、優勢等作出判斷,并據此深度挖掘他們的發展潛力,形成個性化發展,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訴求。

  其次,注重學生的自由發展。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在云平臺、云數據等“外力”的支撐下,智慧教育表現為物聯化、智能化的教育形態,可將師生從面對面、點對面的教育關系中解脫出來,不僅擴大了教育主體范圍,同時也拓寬了受教育者追求自由選擇的渠道。當前智慧教育雖取得不小成效,但仍存在網絡授課內容單一、課堂沉浸感不足等現象。究其原因,除授課理念陳舊,更多的是源于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的僵化,而這正是智慧教育需要著重解決的。智慧教育要把落腳點放在“人”,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性、主體性,靈活運用并將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強調教與學的“雙向”輸送,促進受教育者有價值的成長、教育者有價值的成材。

  最后,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教育主體的雙方都具有現實性和社會性的特點,只有將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為成長目標,明晰正確教育方向,才能真正實現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智慧教育正是以人的社會屬性為基礎、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訴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智慧教育借助信息平臺進行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探索,推動實現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平衡,通過強化信念教育和素質教育,為受教育者塑造正確的道德觀念,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避免將信息技術淪為傳統式教學的工具,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實現學生有價值的全面成長。

  (作者為北京理工大學發展與改革研究室副主任)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訂閱號二維碼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微信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