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5日,第十二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第十五屆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頒獎盛典于長沙成功舉行。該活動由中國管理·全球論壇組委會、中國管理模式50人+論壇(以下簡稱“C50+”)主辦,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湖南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湖南省鄉村文化旅游促進會協辦,C50+成員與政府領導以及近百位海內外著名管理學者、知名企業領導者共襄盛會,共話“價值共生韌性成長”。100多萬...

11月5日,第十二屆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第十五屆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頒獎盛典于長沙成功舉行。該活動由中國管理·全球論壇組委會、中國管理模式50人+論壇(以下簡稱“C50+”)主辦,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湖南省人力資源服務協會、湖南省鄉村文化旅游促進會協辦,C50+成員與政府領導以及近百位海內外著名管理學者、知名企業領導者共襄盛會,共話“價值共生 韌性成長”。100多萬人在線觀看了論壇。


圖:論壇現場,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貢獻力量

 

助力中國管理全球崛起

被譽為 “量子管理奠基人”的著名管理學家丹娜·左哈爾女士,分享了其對量子管理的本質的看法。她表示,在工業時代,支配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思維是牛頓式的思維,即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注重定律、規則和控制,但在不確定的時代,很難應對變化并迅速作出反應。她還認為,量子力學更像是中國的陰陽哲學,他認為我們的公司其實就像粒狀一樣它可以自發的去做一個自我的管理,但同時他們是自發組織的獨立團隊。最后她總結,量子管理學其實就是中國管理哲學,量子管理的實質,就是中國管理。量子力學里看來他們對宇宙的認知,結合與中國老子認為的宇宙是一樣的,是多元的、相互連接、息息相關且不斷進化演變的世界。

隨后丹娜·左哈爾就“數字化時代的領導力”和徐少春、傅勝龍、馬旭飛展開巔峰對話,探討不確定時代,企業如何將量子思維與中國企業實踐成果相結合。

圖:對話現場


徐少春認為,量子思維實際上是一種全腦思維,流動式的思維是一種左腦思維,或者說是一種創新思維。人的右腦思維,是一種聯想思維、創新思維,而“全腦思維”可以視為一種量子思維。所以,金蝶一直提倡的“以客戶為中心”,長期堅持專業主義,就是一種左腦思維,或者說專業邏輯思維。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明心凈心是一種右腦思維,我們倡導這兩者思維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量子思維。量子思維,它以西方科學的方法論來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量子思維將是我們把中華文化弘揚到全世界很重要的,或者非常好的一種模式和渠道。


對此,丹娜·左哈爾非常認同。她認為,王陽明理論對應到量子理論,它其實是生命周期模型的理論。量子思維就意味著我們要跟隨本心,我的本心是善的,所以我們應該從心出發而不是從邏輯、從左腦思考,這樣我們就會把好的事物善的事物帶給這個世界。正像是王陽明所說的那樣,首先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反思將惡的一面減少,把良知展現出來,而這個良知和我們的心就會引領著我們前進。


傅勝龍認為,量子思維它是一個表現形式,但它的本質還是我們的心,在中國的文化里,特別強調開發我們心靈的寶藏?!霸谶^去的管理中,我們更多強調的是簡單、規則,現在我們要打破這些東西,我在實踐中感覺壓力最大的,就是要把科層制的管理去掉,把他們的組織邊界去掉?!边@里便需要有一個領導者,這個領導者是一個有著巨大的責任心,有胸懷,愿意奮斗的,而且具有很強的能量,才能成為量子時代優秀的領導者、企業家。


與會專家認為,左哈爾教授認為“中國管理是有自己模式的。就像她演講說的一樣,量子管理就是中國管理,整個量子管理思維就是中國管理思維,甚至上升到哲學角度?!?/p>


共商中國管理新模式

針對大會年度主題“價值共生 韌性成長”,眾企業家與學者們也各抒己見,共論時代智慧。

圖:圓桌討論


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徐少春作為圓桌主持人,就“大變局時代的韌性成長”與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大漢國際工匠院創始人傅勝龍、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磅、長城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耀忠以及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管理實踐特聘教授薄連明博士展開對話,更加務實地落到企業自身,探討推動公司韌性成長的具體舉措。


傅勝龍表示,數字化可以解決兩個問題:能夠更加高效地服務到我們的顧客;以及去掉了組織的中間層級,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疫情這幾年給我們帶來了困擾也給我們提供了機遇?!眲醴窒?,“達實在20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當時是基于成本管控建立的信息化系統。在疫情這幾年中,我們的系統也在升級,并打造成‘以客戶為中心’面向市場的數字化系統?;仡櫹聛?,為什么這二十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實現數字化變革,而在這兩年展開了行動?其根本還是回歸了初心,找到了自己對這個行業的客戶那份深深的愛,由此激發出了自己篤定地為這個行業服務的信心、動力,由此奠定了我們持續地做信息化數字化變革的決心,不僅是面向客戶,而且還形成了一個不斷迭代升級的系統?!?/p>


“物業管理最主要的特點是勞動力執行?!标愐艺J為,通過物聯網可以切實切地運用智慧運維系統形成調度形式,提高勞動生產率?!拔覀児疽渤恋沓鲆环N文化,就是一直在強調鏈接與利他。比如疫情雖然是一種危機,但我們把這個‘?!兂伞畽C’,如何跟當地居委會建立更好的聯系,怎么跟業主建立更好的聯系,甚至跟我們其他的供應商做更好的聯系,最終鏈接到客戶,實現鏈接與利他?!?/p>


薄連明博士表示,數字化應該是我們企業發展當中的必選項,不是可選項。只有深層次變革,才有可能把數字化真正落到實處。


徐少春總結,在這個大變局時代,“量子領導力、量子思維、量子管理都是我們新的妙用,是我們新的一種應用的方式。只有當我們回歸我們的初心,回歸初心再出發,我們才能戰勝任何的危機。中國企業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


論壇現場揭曉了2022年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年度三大榜單。此外,多位學者及企業家分享了中國管理模式的實踐探索成果。下屆論壇明年將由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訂閱號二維碼
教育信息服務平臺微信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