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茂名頻道聯合電白區教育局攝制的中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公開課正式上線,課堂內外防溺水版《孤“泳”者》再次被唱響。如何防溺水,溺水后如何進行自救?這是一堂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的必修課。除了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識之外,青少年掌握游泳技能也被越來越多地方納入考試范圍。記者了解到,100米游泳最快將于2023年成為茂名市中考必考項目。日前,茂名市教育局在公開答復人大代表《關于加快推進茂名市各中小學開...
近日,南方+茂名頻道聯合電白區教育局攝制的中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公開課正式上線,課堂內外防溺水版《孤“泳”者》再次被唱響。
如何防溺水,溺水后如何進行自救?這是一堂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的必修課。除了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識之外,青少年掌握游泳技能也被越來越多地方納入考試范圍。
記者了解到,100米游泳最快將于2023年成為茂名市中考必考項目。日前,茂名市教育局在公開答復人大代表《關于加快推進茂名市各中小學開設游泳課程相關工作的建議》中提到,2021年茂名已印發了《關于征求〈2023年茂名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并將游泳項目正式納入體育中考考試內容。此外,積極推動社會力量開設符合標準的游泳場館,改善中小學校普及推廣游泳運動的硬件設施等,也被列入下一步計劃。
普及游泳課,我們還有哪些短板?應該如何補強?課程設置涉及哪些方面?應試與技能學習如何平衡?南方日報、南方+邀請多位教育行業從業者、專家,一同展開深入討論。
城鄉教學不平衡
缺乏場館成最大制約因素
南方日報:近年來,上到全國人大代表的建議提案,下到各地區的相關職能部門,普及中小學游泳教育的聲音不絕于耳。目前,茂名地區中小學游泳教育整體情況是怎么樣的?
蘇育明:茂名目前有條件且開設了游泳教學的學校有5家左右,包括新世紀學校、市祥和中學等。更多的是校外游泳館、小區游泳池開展培訓教學。此外,城區和鄉鎮游泳設施的分布也不均衡,市區學生接觸游泳教學的機會明顯更多。
陳小平:據我了解,在電白學校中,只有新投用的華附有游泳場館,電白四小有一個空置的游泳池。家長一般會送孩子去城區的體育館、怡景灣、國際酒店等場所學習游泳。這些資源對鄉鎮學生來說,享受的機會不多。
8月2日,電白體育中心游泳池內,許多家長陪同孩子學習游泳??麓?攝
南方日報:目前普及中小學游泳課有哪些制約因素?
譚論:近年來通過疏堵結合,我們呼吁學生盡量通過多渠道學習游泳技能。就現實情況來看,我們面臨最大的短板是游泳場地設施不足,而根本原因就是建設資金沒有保障。如果能有專項資金,場館的建設及功能完善會更高效。
蘇育明:制約的因素其實要分城區和鄉鎮來討論。城區中小學的資金相對充足,但是學校場地不足,把游泳館建在哪里是個問題;鄉鎮中小學一般不缺場地,但是資金不足,即使建起場館,后續的運營維護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如何保證良性運營還需要探討。
每個鄉鎮至少配備一個游泳場地
南方日報:針對當前的現狀,接下來應該如何統籌推進游泳教育?
蘇育明:在學校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善之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游泳場所。我之前在城區學校做校長的時候,就試過在暑假布置學游泳這項作業,讓家長帶學生參加游泳培訓。這種做法的效果很明顯,我發現暑期有七八成學生都參加了游泳培訓。
但是這種方法不適合鄉鎮的學生,一方面他們去市區不太方便,另一方面課程會增加經濟壓力。所以鄉鎮還是得建起一個游泳場館,讓孩子有集中上課學習的地方。這是比較迫切的需求,因為很多鄉鎮的留守兒童會跑到山河水庫玩水。
陳小平:可以參考推廣足球特色學校那樣,有資金補助推動、教師培訓比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都可以推動鄉鎮場館投入使用。
譚論:就目前情況來看,通過財政手段扶持鄉鎮,結合引進第三方跟校園合作等共同規劃,讓有條件、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地方先建起游泳場地,這個方式方法比較合理有效。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每年規劃兩三個鎮,幾年之后,每一個鎮都會有游泳場了。
建好游泳場后,考慮到專職教練不夠的情況,可以引入第三方給學生進行訓練。不上課的時候可以作為公共服務場所向外開放,適當收取費用,這樣也能維護游泳池的正常運營。
此外,我們還應該建立場地—訓練—競賽的模式,和推廣足球一樣推廣游泳運動。要求各縣市區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游泳比賽,如“市長杯”“鎮長杯”,用競賽的方式提高大家的重視程度,這樣對推進游泳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能起到很大作用。
兼顧教育公平
放開游泳體育中考是否可行?
南方日報:2021年末,茂名市教育局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到,2023年將游泳納入中考體育必考選項。在還沒有完善游泳設施、普及游泳教育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是否恰當?
陳小平:其實是應該把游泳納入考試的,開始的時候可能選的學生不多,但我相信在加大場地、師資等投入之后,會好起來的。畢竟珠三角有些很小的學校也能讓學生參加游泳考試,不一定說非得在學校學習游泳技能。
在前期推廣期間,城區學??梢院托M庥斡九嘤枡C構合作,借助場地、教練的力量;鄉鎮學校有條件就開設,無條件的讓學生選修和擇考,再慢慢補齊相應設施。
馬飛: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我對將游泳納入中小學課程的做法是非常贊同的。一方面能讓學生學到運動技能,另一方面能掌握自救、他救能力,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識。甚至可以通過考試升學,通過競賽取得榮譽。
蘇育明:馬上將游泳納入體育中考范圍,這是不現實的,而且有難度。在游泳設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要考慮到學生為了應試提高成績,可能會去到山河水庫練習,這樣防溺水的壓力更大了。
南方日報:游泳體育中考如何考核才更具公平性?
陳小平: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體育中考的必選科目包括長跑以及100米游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二選一,這與高考選政治物理一樣。具體到游泳單項的打分上,各省市的具體標準劃分不一樣,茂名以廣州分值的80%—90%打滿分比較合適。
游泳也是生活技能
課程要關注救生知識
南方日報:游泳課程與其他體育類課程有何異同?
馬飛:游泳不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項生活技能,必要時能夠自救或救他人,這是它和足球、籃球等其他體育項目最大的不同之處。
陳小平:游泳課起碼要連著上兩節才行。除去前后的裝備穿著,衣服的更換等,常規的一節課是學不了多少內容的。
電白區第二小學教師楊麗琨正在講授暑期防溺水公開課。劉棟銘 攝
南方日報:為普及游泳教育,課程的開設應該涉及哪些方面?
馬飛:最基礎的就是熟悉水性,這里面包括了基本的泳姿學習、心理狀態鍛煉,等等。中小學泳姿以實用為主,學會蛙泳、自由泳基本就可以了。其次就是安全知識的宣講普及,游泳不僅僅是一項實操的運動,對學生來說,具備良好的防溺水安全意識同樣重要。最后就是游泳課學習的延伸,游泳是一門綜合技能,學會心肺復蘇等救生方面的知識尤為重要,要培養學生懂得自救、引導他救。這也是區別于僅僅作為一門應試科目來開展教學,因為游泳更是一門人生重要的技能。
他山之石
湛江廉江:
校園泳池從“臨建”到政企合作共建
早在2020年,湛江廉江便已開始游泳進校園的嘗試。剛開始,廉江的中小學游泳設施同樣是一個短板,學校便根據實際情況,在校內搭建支架式泳池,以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為原則,開展游泳培訓。
搭建臨時泳池非常簡便,當時廉江的試點學校只用了一天就搭好了,泳池邊上還有兩個帳篷,是供學生更換衣物的更衣室。據廉江市教育局統計,依托這些臨建的支架泳池,廉江七小、八小等5所試點學校2021年游泳培訓結業學生大約有1800人。
簡易的支架式游泳池畢竟是臨時設施,條件較為簡陋。為了更好普及學生游泳教育,廉江探索政企合作模式,積極發動鄉賢捐建游泳池,并得到企業家大力支持,在21個鎮街各建至少1個游泳池,實現游泳教育進校園全覆蓋。
校園泳池建起后,廉江各學校引進第三方專業團隊運營管理,保障游泳教育安全,提升學生游泳技能。
華師附中:
課程重在培養自救能力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廣州開設游泳體育課的中小學約只有1/5。但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游泳課卻已經開了幾十年,且成為了必修科目,每個學生都要學。
該校游泳課有一個鮮明的特點,課程不為應試而學,更看重自救能力的培養。其中一個具體表現是要求學生著裝上課,“遇到突發險情時,不可能穿戴著泳衣、泳鏡,因此要學會著裝情況下游泳、自救?!?/p>
廣東省中學生游泳隊主教練、國家級游泳裁判、廣東省中小學體育教師發展聯盟理事槐詠梅曾經任教于華師附中,她指出校園游泳教育的誤區:“不是因為中考而開展游泳教學,而是因為游泳本身是人應該掌握的生存技能?!?/p>
槐詠梅認為,中小學教學內容應以安全游泳、自救游泳技能和水上救助知識為主。
原標題:游泳納入中考,茂名最快明年首考!圓桌討論:普及游泳課還有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