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雙減”政策實施一周年,相關調查顯示,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負擔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均有所減輕;同時,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明顯增強,課后服務日漸豐富。...
“雙減”政策實施一周年,相關調查顯示,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負擔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均有所減輕;同時,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明顯增強,課后服務日漸豐富。
“雙減”政策成效有目共睹,但現實中“打擦邊球”的隱形變異不時出現。這不僅有違“雙減”政策要求,還容易導致“機構跑路”“退費難”等亂象滋生。有需求才有市場,亂象背后是一些家長的教育思維還沒有轉換過來,如此不免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來沉重負擔,也讓本可以更加美好的成長歷程黯然失色。
實施“雙減”政策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糾正存在已久的教育觀念,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當前一項較為直接的工作是進一步強化學校的主陣地作用,提升課堂質量與課后服務水平。同時,繼續做好教育資源的供給側改革,在讓優質教育資源流動起來、更加均衡的同時,要進一步豐富成長成才的途徑,讓更多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光。
當“減負”成為普遍共識,更多人都在關注省下來的時間如何更好安排,如何更有意義。這不只是學校、家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還需要更多主體參與其中?!吧罴唇逃?,多多發掘新渠道、好做法,“雙減”政策一定會推動教育生態的持續好轉,讓教育回歸純粹本義。
?。ㄔd于《北京日報》作者:杜梨摘編:項鋒、楊心
特別聲明: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者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函聯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